钛在我国航空领域的应用情况

创建时间:2024-08-16 16:32
浏览量:0
收藏

      20世纪80年代,我国WP13等航空发动机开始大量使用钛合金制造压气机盘、叶片、机匣等部件,同时歼7、歼8等改型飞机开始使用TC4、TB5、TB6等钛合金零部件。中国歼7战斗机是单座单发动机超音速(2M)战斗机,首飞于1966年,我国歼7战斗机开始采用钛,主要用于发动机舱的隔热结构。歼-8战斗机是单座双发动机超音速高空截击机,1984年首飞,歼-7、歼-8战斗机都属于第二代战斗机。歼-8(2)机身用钛量达3.97%,歼-10、歼-11更多地使用了钛材,歼-11是仿苏-27战斗机。我国飞机机体上使用的钛及钛合金有工业纯钛、Ti-2Al-1.5Mn、Ti-5Al-4V、Ti-6Al-4V、Ti-1023和Ti-15-3等。WP-6、WP-7(BM)、WP-13、WS-6和WS-9等喷气发动机,将钛及钛合金用于叶片、盘和机匣等部件,使用钛合金有Ti-6Al-4V、Ti-5Al-2.5Sn、Ti-2Al-1.5Mn、Ti-4Al-1.5Mn、Ti-6Al-2.5Mo-1.5Cr-0.5Fe-0.3Si和Ti-6.5A 1.5Zr-0.3Si等。

“十一五”期间,中国启动了大型干线客机项目,并列入中国民机工业2020年的长远规划,投入500亿~600亿元人民币研发大型飞机重大专项,国务院成立的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已经完成《大型飞机方案论证报告》,用13年研制自己的干线客机,并成立大型干线客机制造公司。中国目前已经具备研制大型干线飞机的能力。除了设计能力之外,在与麦道合作生产MD90的过程中,已经掌握了干线飞机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。从ARJ-21起步起,就为研制大型飞机做一个演练。

推荐阅读

24H服务热线

优惠咨询

诚信商家 - 品质保障